在山东省枣庄市区南部、峄城区西部的群山之阳,有一座两千多年历史的石榴园。这座始建于西汉成帝年间的石榴园,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榴园林,被吉尼斯总部认证为世界之最,因此被世人称作“冠世榴园”。这大片园地像一颗随节令变幻着色彩的璀璨明珠,镶嵌在鲁南 的青山绿水之间,而掩映在这座山川园林中的一处处人文古迹,是齐鲁文化的缩影,引发着游人的思古幽情。

在榴园之畔,居住着一位名叫孙子丹的画者,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,用手中的画笔书写榴园之美。孙子丹生于山东枣庄,自幼生活于榴园之畔,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,给予他丰富的创作灵感,让他笔下生出动人的乐章。他自幼习画,功力深厚,擅长多种花鸟题材的创作,但石榴始终是他最钟爱的题材。

相传张骞出使西域时,行至西域安石国,见到盆景中似火盛开的红花,喜不自禁,遂谢绝金银珠宝,将宝贵的种子带回大汉。汉武帝派人精心培植,竟得到五月开花似火,十月果实赛金的珍稀树种。武帝十分喜爱,便让人植于御花园中。谁曾想到,张骞的一念之举,将西域的火种传播至东方大国,历经千年而不熄,竟在鲁南大地幻化出一座让世人为之倾倒的“冠世榴园”。
孙子丹爱画石榴,灵感取自“冠世榴园”,加入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自成一派。他终日沉醉于冠世榴园的山岭之中,春华秋实,朝夕相伴。他笔下的石榴,金碧辉煌、灿烂夺目,充满金石之气。他笔下的石榴,饱满热烈,感情醇厚,给人带来喜悦和希望。

两千年前的马队,穿过大漠的风沙,往来于东西国域之间,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汇。小小的石榴种子,如一颗明珠,记录了一段铭记于世界文明史中的光辉旅程。
时光穿越到现在,正值“一带一路”的宏伟篇章揭幕的时代风口。东方古国在浴火重生之后,重新焕发大国生机,正高举“命运共同体”的伟大旗帜,引领全球新一轮的文化交融和经济繁荣。
金秋十月,落日的余晖洒在“冠世榴园”的山野上,一颗颗金色的果实,焕发出耀眼的光芒。金黄的石榴是丝绸之路的历史印章,又像是对“一带一路”美好未来的预言。
山野之中,一位老者伫立于古榴树下,手扶画板,沉静地挥动着手中的毛笔。孙子丹就这样将自己的艺术生命和“冠世榴园”融为一体,寒来暑往,多年如一。若干年后,当人们看到画卷上沉甸甸的果实,或许可以记得,曾有一位画者,用手中的笔墨,记录着千年丝路的辉煌,寄托着对“一带一路”的美好祝愿。
这就是孙子丹与“冠世榴园”的书画情缘。一幅幅典雅的国画作品,正是孙子丹和丝绸之路文明的时空对话。画卷中金色的石榴,就是他心中的那颗“丝路明珠”。
